2010-09-26
沪昆线上战溶洞
[/size] 9月24日,和往常一样,中铁四局沪昆四工区二队黄梅塘特大桥104-8桩基灌桩开始了,放导管、装漏斗、报灰,一系列的灌桩程序在有序操作中。12点30分,二队技术主管周振刚把刚吃完的盒饭放在垃圾袋里,站了起来,准备提高桩基导管高度,进行另一节灌注了。他习惯的拿起探绳测量灌桩深度,愣了:高度显示依然是15m,饭前灌注的近30 m³混凝土遁地“消失”了。 “看来这个溶洞的体积超过以往遇到的任何一个。”周振刚回过神来,给工区副经理耿非打电话,而后掏出图纸看起来。黄梅塘特大桥整体处于地下溶洞群特殊地质上,104-8桩基临近凤阳乡至湖泽乡的公路旁,设计桩长28.5m,设计混凝土方量22.4m³。在13.143m处下有横向往左斜下方向溶洞,洞高4米。 耿非奔到现场,和周振刚一同看了图纸,两个人对桩孔又反复不断的测孔,所有数据都表明灌桩中桩位高度和曲直度都未改变,初步判断混凝土已经流入左斜转向的溶洞中。 四工区经理陈亮、总工栾光浩、工程部长周积良接到报告,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。显然,104-8桩基遭遇溶洞的情况是自8月16日黄梅塘特大桥第一根桩基开钻以来最糟糕的一次。黄梅塘特大桥80%的桩基都要在溶洞地质上“扎根”,而施工中因溶洞吞噬混凝土造成严重超标灌注的情况比比皆是,四工区的现场台账显示:一根原设计灌注23.6 m³混凝土的桩基,最多一次超达81 m³,目前已灌注桩基的混凝土用量均在设计标准的250%以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