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李会传 5N
lx8,"Z
辛延良,物资工业集团瑞通公司电缆分公司电工高级技师。在职工们眼里,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能人:有绝活儿,不论是设备检修还是设备改造,只要涉及“电”,没他玩不转的;他有“韧劲”,为了赶任务,每天工作近一个对时,连续坚持两个月不休班;他还有“胆儿”,竟对知名厂家生产的设备进行电路改造,使得厂方专程前来要求技术合作,共同申请技术专利。从事电气维修工作31年间,他就认准一个理,无论外界如何嘈杂,都要内心宁静地专注于自己的“作品”,精雕细琢,做到极致。 *eQEPe
oS1
j[}
一技傍身,要的就是职责范围的不可超越,以及岗位上的无可替代 }O#,/__A
:@~!
y_F
有人说,辛延良是从“野路子”走出来的名专家。这话不假,他只有中专学历,没有受过系统的电气知识培训。他最初在新汶电缆厂从事电工工作,经常帮人维修家用电器和一些企业的机床等设备,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。他不仅把电气维修作为一种谋生手段,更是作为一种精神寄托。 =c5{5.p
e_ pB|
2006年,辛延良的职业生涯出现了一次逆转。新汶电缆厂效益不好,长时间没有活干,辛延良的电工手艺没有用武之地。这时,济南铁路物资总公司麾下的瑞通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。进厂第二天,公司的包铠机发生故障,好几个电工没处理好,他一来,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。 %]"2pf
M,~cub
还有一件事,让辛延良名声大振。公司原有两台铁路电缆铝护套焊接设备,一天能出现4-5次焊接故障,一次故障产生的损失平均在3000元左右,产生的废品率极高,严重影响生产效益。辛延良主动请缨解决问题。白天他在设备旁边仔细研究生产工艺,晚上翻阅大量书籍,并与设备使用者不断交流来完善自己的设计。一周后,他对设备的电气控制部分进行改造,大胆采用欧陆590驱动的直流电机进行牵引,焊接部分采用大功率直流焊机保证较高速度时的焊接质量。改造后的设备投产后,废品率几乎降为零,机器生产速度比原来提高了两倍还多。在改造完成两台旧设备之后,他又亲自设计制造了一台新的铝护套焊接生产线,为公司节约了巨大的成本。 Eha3F
! WP8}])
一颗匠心,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,保持了以“心”养“技”的宁静 3bZw["9qV
}[@_sD q
嗜之越笃,技巧越工。辛延良凭着对工作的热爱,穷其工力,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。 + ds6UP
<f}5ir_k
为满足数字信号电缆生产急需,公司从瑞士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,成立了包括辛延良在内的安装项目组,要求50天内完成安装。生产线的集成化程度非常高而且控制复杂,辛延良捋了捋,仅线头接线就有13000多条。项目组的其他成员说,时间这么紧,按照图纸接线就行。辛延良说,图纸说明都是外文,模样差不多,很有可能出现误读,造成错误接线,一旦设备无法运行或者损坏,连哪里出现错误都无从查起,给今后的设备维护保养带来很大障碍。 YR[qdji%
jy0'7O|C
为了按期完成生产线安装,一项特殊的攻关开始了。辛延良白天呆在设备旁边做研究,夜晚抱着图纸睡觉,遇到不懂的就翻资料、上网查。进行串列线拉丝液过滤槽的安装时,5根电线上同时标有芬兰文和英文两种标号,含义也不相同,他从多个角度研究设备,用了两个晚上才真正弄明白接线方式,实现了正确接线。国外厂家来调试设备时,看到生产线安装这么到位,对辛延良竖起大拇指,脸上写着大大的“服”。 pSh6! (^
+
lP`=n(_
一种态度,在专心做事的境界中,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 ,W@,JzJR}
}[&
g#! A
在瑞通公司,像辛延良这样的工匠有许多,他们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颗颗螺丝钉,却也是企业发展坚挺的“脊梁”。 )aP)}!85s
k7J@k
辛延良是其中一名突出的代表,他肯把空闲的时间用在钻研业务上,因而在工作中脱颖而出。他自学了大学、研究生的电气自动控制专业课程,阅读了相关专业书籍,并借助大数据的支持,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,成为一名只有中专文化的高级工人技师。在两台150挤塑机并列运行改造中,他上网查资料,自学编程,一个多月天天泡在单位,带头编写了1300多条指令码,经过几十次的测试验证,终于彻底解决了生产困难,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,仅改造费用就节省5万余元,既确保了产品质量,又不延误供货周期,使企业的设备维修与改造水平得到很大提高,逐步实现设备从电气化到数字化控制的升级。 }Iu/%[zp
~jXzfi
来源:2017年2月28日《济南铁道报》 C<>?>&4*
(N.<cPm:z
x0{B<_;t
|
一共有 0 条评论